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

有趣的對話

最近有兩則有趣的對話 ~

 

一.鼠尾BB2的對話

最近看過影片Tangled,內中的公主與養母有如此的對話︰

養母︰I love you

公主︰I love you more

養母︰I love you most

 

看完影片後的一天,鼠尾BB2便有以下的對話︰

鼠尾BPhoebe I like you most

B2I like you most too

鼠尾BYou are so lucky that I like you most

 

累透了的野味,立時精神一振,O咀及狂笑。

 

二.野味與B2的對話

B2開學後,有兩位臨時的老師,要到第三個星期才來了正式的英文老師。上星期,我考她︰Do you remember your teachers’ names?

B2Yes

野味︰Tell me

B2Ms Milk! (註︰是的,這位名字奇怪的老師,曾教鼠尾B,現在又教B2,是N班的中文老師。)

野味︰Who else?

B2Ms Kim, Kimberly! (野味心想︰三個音的名字都可以讀到,不錯﹗)

野味︰And Ms Janine (註︰這是較少出現的一位老師,我預料B2會不記得,所以幫她講了。)

B2And Ms Cracker!

 

野味奇怪,誰是Ms Cracker呢﹖我問鼠尾B,她也不知道,Cracker也不是助教Ms Belinda的相近發音。。。

 

想了一會,野味明白了﹗她是想說新老師”Ms Rebecca”﹗這個名顯是較為難發音,而且可能因為她知道Ms Milk、鼠尾B去年K1的老師Ms Candy,以為很多老師的名字都是食物名稱﹖野味聽後除了更正她外,又是狂笑一番。

 

小朋友們,實在帶給我無限的歡樂﹗哈哈﹗

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教會五年讀經計劃 ~ 彼得前書、彼得後書

彼得是我一個很喜歡的聖經人物,可能我有點兒像他吧,衝動、率直,我也很喜歡看關於他斬別人耳朵、三次不認主、與耶穌對話等的經文。看彼得前、後書,又有另一番味道,這變成了一個屬靈長者對一班後輩的叮嚀及提醒。

 

兩卷書內最鮮明的教導要算是對假教師的防範及有關主再來的真理。「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願我們都常常提醒自己,努力傳上帝的福音,讓身邊的人都可以悔改信主﹗

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Tangled 魔髮奇緣 (2010)

上回提到,因為鼠尾B及B2開始喜歡上了公主,而我發現了一些我以往不認識的公主,所以這週末當三色台播放其中一套新的公主電影,我便和鼠尾B一起看了。

Tangled - 是改編自一個德國童話,講述一公主因為兒時被偷了,不知自己身份,被養母鎖在一塔內。她有一把很長很長的金髮,而此金髲是帶有魔力的,故事便述說她如何在十八歲生辰那天,立志要出去她從未外出過的世界去看看。

故事的結構尚可,有廸士尼基本原素 ~ 公主、魔法、壞人、大團圓結局;音樂也甚出色,歌者的聲線極優美。最令我驚嘆的便是它的出色電腦效果,那一把長髲真的很美,跟多年前的Snow White, Cinderella那種土裏土氣的動畫效果真的差很遠,因為一切都變得很「真」;另一場令我讚嘆不已的便是放天燈的那一幕,很能表達出國王、皇后那種把希望都放上天上的意境。這影片花在電腦特效的時間及金錢,必定為數不少呢﹗

整套影片真的甚為出色,一點悶場都沒有。看卡通片,真能令人忘憂,也讓我那童稚之心活起來﹗哈哈﹗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

B2開心上學去﹗

B2期待上學已很久了,相信是因為她看著鼠尾B上學已有一段日子,每天看著家姐敦學後很開心,又因為自己以往在Playgroup的日子也是很享受,所以她對上學是充滿期待的。這星期因為有兩天是有颱風,只有三天上學,那兩天她也顯得很失落。不過首星期B2也很習慣似的,她學習了拍隊、老師叫她的名字會舉手,又很投入各類活動,又肯自己食飯,比Playgroup時有明顯的進步 ~


希望她在未來的一個星期、即媽咪不再陪伴她時,也可以乖乖上課吧﹗B2加油﹗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港媽

上星期發現鼠尾B班裏多了一位從半日班調來的同學,但班裏的人數仍是一樣,原來其中一位舊同學轉校了。在Whatsapp中聽這位同學的媽咪分享,原來她轉了到大埔一間學校,雖不是保證,但很大機會可以升上銅鑼灣一間名校;他們亦因此會搬去較近大埔的沙田。聽起上來很有「孟母三遷」的感覺,這媽咪也點兒「港媽」。我仍然覺得,幼稚園第一要近,第二要小朋友讀得開心;現在學校也能做到這兩點,所以沒有考慮轉校。

這讓我在想,其實我是否已盡力為我的孩子去在教育方面作好準備呢﹖我自己原伸的家庭極注重學業,在小六的時候分別去信了很多學校,考過一部份,最後考到了兩間、派到了一間,中一便入讀了其中一間現時稱為「傳統名校」的女校。雖不是自小一起讀,亦因移民之故只是讀了兩年,但我覺得這為我日後打了很好的學業基礎。

可是,今時今日香港的教育制度實在叫人吃不消,我常在想,為何要小朋友學十樣八樣課外活動才可以得著一個面試的機會﹖為何好的學校都只是有錢人才有資格讀﹖更甚的是,因為這個原故,小朋友的價值觀都被扭曲了;曾看過一篇報導,有一對夫婦千辛萬苦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一傳統名校,某天,他回家問他爸爸「為什麼你不是CEO﹖」夫婦很是吃驚。

這些都叫我很反感。二十多年前,我們的年代,全都是靠實力、成績、運動等進入這些學校;當年也有報導,某年我校的十優狀元之父親是小販,報紙大大表揚她不靠補習,自己讀出成績來等等。

我想我仍會為鼠尾B報名,若有面試機會,便讓她試一試考一些我心目中的好學校,但是︰第一、現在競爭這麼大,恐怕機會很微;第二、就算考得上,又是否讀得上﹖第三、如此這般的校風,真的值得進去讀嗎﹖

每次想起這個話題,又或被問起這個話題,我的頭便會撕裂地痛...但不想面對,仍是要面對,要生活在這個社會裏,便要去面對當中的「遊戲規則」。求主讓我有智慧去面對這兩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