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奇妙的救恩,超過我眾過犯;
我口舌怎能述說,更將從何頌讚? - 祂除我罪擔憂愁,使我得著自由;
耶穌奇妙的救恩使我得拯救。 - 耶穌奇妙的救恩,臨到失喪之人,
藉救恩我罪得赦,並拯救我靈魂, - 主為我解脫捆綁,使我得著釋放;
耶穌奇妙的救恩使我得拯救。
高過最高山嶺,美過最美泉源,奇妙救恩足夠我需用,
闊過我一生所行的過犯,大過我一切罪污邪情,
我要稱揚主聖名,我要讚美主聖名!
一首超經典的詩歌,尤其喜歡副歌,有山有海有泉源,很有氣勢呢﹗我曾在一個夏令會參加一個關於音樂的工作坊,講員播放一套錄影片段,是一位黑人弟兄在教會中彈琴,奏出這首歌,當中有很多變奏,有變化、不沉悶之餘,又不失莊嚴的感覺,至今印象深刻,也因此喜歡上了這一首歌。
嘗試在網上找這首歌的背景,找到了以下的資料︰
「聖詩《耶穌奇妙的救恩(Wonderful Grace of Jesus)》,由李理納(Hald or Lillenas1885-1959)作詞譜曲。李理納出生於挪威,童年隨父母移居美國,住在俄勒崗州。21歲時,於一次佈道會中決志奉獻,不久後進入加州洛杉磯大學讀神學。與女作曲家韋柏梅(Bertha Mae Wilson)結婚後,開始在全美巡迴佈道,並從事聖樂事工,同時牧養拿撒勒人教會。
李理納夫婦創作了4,000多首聖詩,成為本世紀重要的聖詩作家之一。在貧窮的環境下,活出豐盛的生命,是《耶穌奇妙的救恩》的創作背景。約在1917年,他們在伊利諾州建造了一間小屋,但卻無錢購買傢具。更重要的是,他們還需要一架鋼琴。正巧,一位鄰居有架舊鋼琴,以五元售給他們。就是藉著這架舊鋼琴,他們完成了這首著名的聖詩及其他許多詩歌。
《耶穌奇妙的救恩》的和聲非常豐富,用了減七和弦、DD和弦和小和弦等特別的進行。副歌從17小節到24小節,主旋律在男聲,高低起伏,8分符點和16分音符組合成活潑的節奏,其中有三個小節由女聲飄在上面,極其美妙,讚美神長闊高深的愛,真是多麼喜樂!最後8個小節,繼續活躍的節奏;四部合唱,越唱越高,直至結束。輕快而活潑的合唱,作者要求不可唱得過快,必須吐字清晰,穩定從容。」
嘗試在網上再找少年時看過的影片,找不到,卻找到以下這個︰
很難想像這位仁兄原來從未正式學琴,但相比起黑人弟兄,就少了一份壯嚴及氣勢,但相比起我的琴聲,當然好得多。野味,努力練習吧,願意能在明天的崇拜獻上最好的祭。
嘗試在網上再找少年時看過的影片,找不到,卻找到以下這個︰
很難想像這位仁兄原來從未正式學琴,但相比起黑人弟兄,就少了一份壯嚴及氣勢,但相比起我的琴聲,當然好得多。野味,努力練習吧,願意能在明天的崇拜獻上最好的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