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差愛子,人稱祂耶穌,祂賜下愛,醫治寬恕;
死裏復活,使我得自由,那空墳墓就是我的得救記號。
因祂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因祂活著,不再懼怕;
我深知道,祂掌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祂活著。
翻查詩歌的背景,發掘到以下的資料︰
「這首「因祂活著」曾被福音詩歌協會及ASCAP評選為「1974年最佳福音詩歌」。比爾蓋瑟(William J. Gaither,1936- )和葛蕾亞(Gloria Gaither, 1942- )同在家鄉印第安納州亞歷山大鎮的一所高中教書,經常一同在各教會獻詩,1962年結為夫婦,育有二女一子。 1967年他們辭去教職,全時間奉獻於聖樂事工,除了寫福音詩歌,灌製唱片外,每年有三十至五十場音樂演唱會。
1960年代末,美國社會混亂,充斥「上帝死了」的謬論,又逢越戰激烈,人民意志消沉;這時葛蕾亞發覺懷孕,而親友們認為不合時宜。 1970年他們合寫了這首詩歌,深信幼兒的誕生雖前程難測,但因主活著,不用懼怕,生命充滿希望。 那年秋天,比爾幫助他父親在辦公的後院舖設一停車場,用了無數車的大小卵石,沙土,一層層地滾壓,最後舖上瀝青和碎石。 翌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比爾的父親呼他們去停車場觀看,他們看到在停車場的正中,有一枝翠綠的小草在陽光中迎風飄搖,它雖纖細,但有生命。 這給了他們「生命戰勝了死亡的權勢」的確據。 這首聖詩成了他們生活的準則,它安慰鼓勵了許多對未來心存恐懼的徬徨者,也有許多葬禮用它安慰喪者的家屬。1976年筆者來美,在好多教會聽到詩班獻唱此詩,唱完末句後,同聲歡呼「祂活著」。 街上也到處可看到基督徒的車後貼有「祂活著」的標語。」
感謝主,祂是一位已得勝死亡的主﹗願意我們在這個復活節,歌頌、讚美、感謝我們的主耶穌基穌之豐盛慈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