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這系列的書吧:
又是能引起小朋友興趣發掘有趣新事物的好書,當然又要整套買!
其實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好書,真的不能盡錄。盼望小朋友都多看書,喜歡閱讀!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
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2020年7月1日星期三
十本我愛的童書 (八)
為了令小朋友中文有進步,我買了幾本橋樑書,後來一氣過買了整套共90本,從台灣訂回來,比在香港買更平,而且可以全套齊了。這是第1本:
本來要伴讀,漸漸地也可以自己讀呢!這套書,跟書中小兔一樣,為小朋友打好中文基礎立了大功!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
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十本我愛的童書 (四)
今日介紹的我兒時已在看的作者的書,是Roald Dahl也。
三年前的書展,見box set做特價,便全套買下,女兒們甚喜愛。除了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外,還有Matilda, The BFG等,她們都看得津津有味。今年讀小五的女兒在學校英文科正正研讀Roald Dahl,又看書又看電影,算是疫情中最享受的功課之一。
三年前的書展,見box set做特價,便全套買下,女兒們甚喜愛。除了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外,還有Matilda, The BFG等,她們都看得津津有味。今年讀小五的女兒在學校英文科正正研讀Roald Dahl,又看書又看電影,算是疫情中最享受的功課之一。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十本我愛的童書 (二)
第二本,我選了這本:
這是一本介紹很多動物的書,每十層一種動物,有一主角串連整個故事。其實字數不多,倒是主要訓練小朋友觀察力和說話、表達能力,當年為小一面試而買的,後來也買了海底、地下、天空同系列的幾本呢。
這是一本介紹很多動物的書,每十層一種動物,有一主角串連整個故事。其實字數不多,倒是主要訓練小朋友觀察力和說話、表達能力,當年為小一面試而買的,後來也買了海底、地下、天空同系列的幾本呢。
2020年6月24日星期三
十本我愛的童書 (一)
友人在Facebook tag了我,邀請我參與Book Challenge,分享10 本我愛的童書,一天一本,十天。不解釋,不評論,有書的封面。每天我將會提名一位朋友加入這個挑戰行列,讓我們一起來提倡閱讀與文學,發現新的閲讀書單。
不在Facebook分享原因,都可以在這裏解說一下為何我選這些書吧。第一本 ~
這是一本幼兒園書,除了教小朋友毛毛蟲會變蝴蝶外,還有數數目、數星期一至日、食物名稱,簡單的故事,但內容豐富。歷年來,外國很多「十大童書榜」,總有它的份兒。
我已把很多幼兒書送人,這卻是其中一本捨不得送人的幼兒書呢!
不在Facebook分享原因,都可以在這裏解說一下為何我選這些書吧。第一本 ~
這是一本幼兒園書,除了教小朋友毛毛蟲會變蝴蝶外,還有數數目、數星期一至日、食物名稱,簡單的故事,但內容豐富。歷年來,外國很多「十大童書榜」,總有它的份兒。
我已把很多幼兒書送人,這卻是其中一本捨不得送人的幼兒書呢!
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The Time Keeper (2012)

書的內容簡單但有趣,描述很久遠之前發明時鐘的人,因為某些原故,活到現在;上天安排了他去「拯救」書中另外的兩位主角 - 一位想提早結束生命的年輕少女,以及一位不想生命結束但患了危疾的老人。他們二人都是很典型想操縱著時間及生命的人,卻不知道,生命不是在自己的手裏。
Mitch Albom說故事實在動聽,今次就像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及For One More Day般,有少許奇幻的原素,讀起來覺得有趣之餘,當中又帶出了讓人深思的信息,雖不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也總算是保持著水準的佳作,也伴隨著我這個台灣之旅。
2013年1月30日星期三
Simple Tips for Happy Kids - A Simple Adventure to Happier Families (2011)
這是新加坡同事帶來的小禮物,作者是她教會的牧者 ~ Jenni Ho-Huan。全書只有111頁,只要「坐定定」一個小時內定必看完。
內容其實很簡單,除了前言、結語,中間部份便是那48個tips。那些看似很簡單的tips,其實都是一些有用的提醒,有一些更讓我細想到,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成為一個好的媽媽,在此摘錄一些有趣的︰
1. Greet them in the morning with a smile!
3. Get down on your knees
4. Let them lead
7. Give them something to admire
11. Let the Qs roll
15. Turn off the TV
16. One-on-one time
18. Watch a value-approved movie together
20. Eat slowly and talk
21. Get out and explore places
24. Don't just say "no"
25. Guys, surrender your empty box
26. Gals, choose choice words
27. Love your spouse
28. Face to face, eye to eye
30. Use those magic words
33. Invent your own games
36. Connect with others
37. Dump those labels
41. Celebrate milestones
43. Don't get wooly
46. Treasure hunt
48. You can't over-love a child
很有趣的小書,誠意推介﹗
內容其實很簡單,除了前言、結語,中間部份便是那48個tips。那些看似很簡單的tips,其實都是一些有用的提醒,有一些更讓我細想到,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成為一個好的媽媽,在此摘錄一些有趣的︰
1. Greet them in the morning with a smile!
3. Get down on your knees
4. Let them lead
7. Give them something to admire
11. Let the Qs roll
15. Turn off the TV
16. One-on-one time
18. Watch a value-approved movie together
20. Eat slowly and talk
21. Get out and explore places
24. Don't just say "no"
25. Guys, surrender your empty box
26. Gals, choose choice words
27. Love your spouse
28. Face to face, eye to eye
30. Use those magic words
33. Invent your own games
36. Connect with others
37. Dump those labels
41. Celebrate milestones
43. Don't get wooly
46. Treasure hunt
48. You can't over-love a child
很有趣的小書,誠意推介﹗
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港漂雙城記 (2011)
這書是作者自己寫自己的故事。她是一位從北京來的女孩子,本是在清華讀書的,無心插柳地來了港大繼續升學。前半部份是作者的一些對香港的人與事的一些觀察,如飲食文化、生活習慣等等,當中不乏一些與國內、北京的情況作出比較。對於身份認同,她總是有種「兩頭不到岸」的感覺。
後半部份,是講到她如何認識基督教信仰 (其實她是在來港前已信主),如何地覺得自己在香港的工作很不對勁,如何的尋找自己、重尋出路。是的,常要加班的審計工作,美奇名為「有很多學習機會」,實際上,初出矛爐之時,根本便是讓人當造是「廉價勞工」。不過,我十分驚訝作者只是半年便辭工,在這什麼都講金錢的社會,當時又遇上金融海嘯,要辭職實在要很大的勇氣。她必定是對這專業、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也不理會考專業資格這件事了。
她辭了職,期望找到更有意義的工作,於是到了一基督教機構工作,服侍著北京的農民工。那段時間,她的人生大大地改變︰「從I am something (我是個人物),到 I am nothing (我一無是處),到最後看到God is everything (主是我萬有)。」她也從那種對香港總是格格不入、對北京卻漸漸有種疏離感的感受,得著了一個祝福著兩個城市的身份。
我深信,上帝把我們放在每一個崗位上,總有祂的美意,願意我們都看清祂的心意,並在崗位上做到最好,就能榮神益人,讓人從我們身上看到主耶穌。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Have a little faith (2009)
我一向是那些看過一些作者的作品而覺得好看的話,便會對他/她所有其他的作品,二話不說地借過來,其中有亦舒、李碧華、衛斯理、三毛、蘇童、張曼娟、Amy Tan、VC Andrews等。2007年看過第一本Mitch Albom的作品後,便愛不惜手,最後一連把他三本作品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For one more day以及Tuesdays with Morrie都看過了。偶然發現了他原來出了第四本小說,便毫不猶豫地借了回來看。
越看便越明白為何他每本書都是暢銷書,因為他很會用簡易的文字,把最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本書就像Morrie一樣,是真人真事,是關於Albom自己的故事。作者兒時聖堂的82歲白人拉比(老師),某天要求他為拉比準備悼詞,他便用了八年的時間,從新去用信仰及生活的角度去認識這位拉比。與此同時,他認識了一位黑人基督教牧師,年青時是販毒的,後來信了耶穌,最後當了牧者,在一所貧窮的教會中牧養他的弟兄姊妹。兩位完全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牧者,以他們的生命及愛觸動了身邊的人,也讓作者、一位本來對信仰已遺忘了的人,重新正視何謂「信」。
書的內容之編排很有心思,把兩位主要人物之事情梅花間竹地陳述出來,開首由他們的往事說起,再談到作者與他們的相遇及對話,題目關乎如何面對苦難,天堂是什麼,有著不同信仰的夫婦之婚姻,原諒,對上帝懷疑,以及在困難中如可信靠上帝。雖然,書中有一些地方在神學上不大正確,但不減這書的可讀性。尤其喜歡最後數頁紙的悼詞,寫得很感人呢﹗
拉比在最後真的去世了,而在網頁上也知道了黑人牧師在此書出版後也去世了,但他們的生命仍然在影響作者,相信也在影響著讀者們。這,就是「生命影響生命」吧。但願我的生命,也可以正面地影響著別人。
越看便越明白為何他每本書都是暢銷書,因為他很會用簡易的文字,把最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本書就像Morrie一樣,是真人真事,是關於Albom自己的故事。作者兒時聖堂的82歲白人拉比(老師),某天要求他為拉比準備悼詞,他便用了八年的時間,從新去用信仰及生活的角度去認識這位拉比。與此同時,他認識了一位黑人基督教牧師,年青時是販毒的,後來信了耶穌,最後當了牧者,在一所貧窮的教會中牧養他的弟兄姊妹。兩位完全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牧者,以他們的生命及愛觸動了身邊的人,也讓作者、一位本來對信仰已遺忘了的人,重新正視何謂「信」。
書的內容之編排很有心思,把兩位主要人物之事情梅花間竹地陳述出來,開首由他們的往事說起,再談到作者與他們的相遇及對話,題目關乎如何面對苦難,天堂是什麼,有著不同信仰的夫婦之婚姻,原諒,對上帝懷疑,以及在困難中如可信靠上帝。雖然,書中有一些地方在神學上不大正確,但不減這書的可讀性。尤其喜歡最後數頁紙的悼詞,寫得很感人呢﹗
拉比在最後真的去世了,而在網頁上也知道了黑人牧師在此書出版後也去世了,但他們的生命仍然在影響作者,相信也在影響著讀者們。這,就是「生命影響生命」吧。但願我的生命,也可以正面地影響著別人。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0)
經何弟兄的推介,我看完了這本書 ~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余華,于我來說不是陌生,因為之前看過他的作品,小說裏往往反映中國社會之瘋狂、不合理、荒謬,他對社會、人性之描寫,實在很獨到,而他的作品都是獲奬無數。這個五十歲的作者,今次以非小說的形式,一針見血地用十個詞語來形容近三、四十年的中國社會之各種現象︰人民、領袖、閱讀、寫作、魯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及忽悠。
當今的中國,在高速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發生。例如有錢人會很誇張地富有,鄉間的小朋友,卻連足球也未曾踢過。山寨(翻版、次一等的)產品層出不窮,甚至春節聯歡晚會也有山寨版的。忽悠這個詞我從來都沒有聽過,但原來在內地是很盛行的一詞,也別具意義。
曾當牙醫的作者,對疼痛別有一番感受。疼痛,是世界上很能讓人互相構通的一樣東西,因為「疼痛感的溝通之路是從人們內心深處延伸出來的。」「所以,我在本書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了自己的疼痛。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我個人的疼痛。」
盼望有一天,中國真的可以再進一步,讓人們不再疼痛。
余華,于我來說不是陌生,因為之前看過他的作品,小說裏往往反映中國社會之瘋狂、不合理、荒謬,他對社會、人性之描寫,實在很獨到,而他的作品都是獲奬無數。這個五十歲的作者,今次以非小說的形式,一針見血地用十個詞語來形容近三、四十年的中國社會之各種現象︰人民、領袖、閱讀、寫作、魯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及忽悠。
當今的中國,在高速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發生。例如有錢人會很誇張地富有,鄉間的小朋友,卻連足球也未曾踢過。山寨(翻版、次一等的)產品層出不窮,甚至春節聯歡晚會也有山寨版的。忽悠這個詞我從來都沒有聽過,但原來在內地是很盛行的一詞,也別具意義。
曾當牙醫的作者,對疼痛別有一番感受。疼痛,是世界上很能讓人互相構通的一樣東西,因為「疼痛感的溝通之路是從人們內心深處延伸出來的。」「所以,我在本書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了自己的疼痛。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我個人的疼痛。」
盼望有一天,中國真的可以再進一步,讓人們不再疼痛。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Daddy-Long-Legs (1912)
早陣子突然覺得很久沒有看書了,所以在何氏圖書館上看看有什麼書好看,看到當年中一英國文學課本"Daddy-Long-Legs",突然很想回味一番。不過,人大了,當然想更細味當中內容,所以找了何弟兄的電子書內的原著看,最後在醫院裏因下不了床而完成了。
這本是Jean Webster寫的經典名著,全書大部份的內容是書信,是一位孤兒寫給贊助她讀書的贊助人的書信,但其實她並不認識這位贊助人,卻每個月都要像交功課般寫信給他,把生活、學業的各樣一切都告知他。贊助人期望她能成為一位作家,而通過寫信,她可以繼續發揮她的寫作技巧。
這本書有出人意外的結局,令當年12歲的我因這本書而愛上了英國文學。其實到了澳洲之後,英文科的內容跟香港的英國文學差不多,(當然啦,難道還會學文法嗎﹖) 對英國文學的熱愛也讓我很享受高中時期的英文科。今次再讀這書,也挑起我重新閱讀其他文學名著的興趣,希望在未來數個月能抽到時間繼續閱讀吧﹗
這本是Jean Webster寫的經典名著,全書大部份的內容是書信,是一位孤兒寫給贊助她讀書的贊助人的書信,但其實她並不認識這位贊助人,卻每個月都要像交功課般寫信給他,把生活、學業的各樣一切都告知他。贊助人期望她能成為一位作家,而通過寫信,她可以繼續發揮她的寫作技巧。
這本書有出人意外的結局,令當年12歲的我因這本書而愛上了英國文學。其實到了澳洲之後,英文科的內容跟香港的英國文學差不多,(當然啦,難道還會學文法嗎﹖) 對英國文學的熱愛也讓我很享受高中時期的英文科。今次再讀這書,也挑起我重新閱讀其他文學名著的興趣,希望在未來數個月能抽到時間繼續閱讀吧﹗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回到舊香港 (1991)
喜愛歷史的何弟兄,最近借了兩本書回家,其中一本叫作「回到舊香港」,是博益出版、吳昊寫的。
很久沒有看此類的散文了,書的內容主要是講香港以往的一些物件、事情、掌故等,共分為四個部份︰「衣食住行」、「滄海桑田」、「以事論事」、「軼事異聞」。
不講不知,以前上茶樓,真的只有一盅兩件,點心款式只有三種︰大包、蝦餃、燒賣,後期因為競爭大了,才有更多新款式,其中一樣最先推出的,就是粉果了。
另外,1970年,曾出現「中環地王」,因為置地以當時打破世界紀錄的高價、二億五千八百萬投得後來興建了「康樂大廈」的地皮,三年之後,樓高五十層的大廈建成,當時被譽為「東南亞最高建築物」。
香港曾下雪,是在1893年1月18日,是本港百多年來,歷史上最冷的一天,當年太平山頂及其他很多地方,都被白雪所籠罩著;而野味出生的一年的年尾,原來是香港最嚴寒的冬天,鼠尾B及B2出生的2009及2011年都很寒冷呀﹗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呢﹗
這本書就是談及這些有趣的資料,很有趣啊﹗
很久沒有看此類的散文了,書的內容主要是講香港以往的一些物件、事情、掌故等,共分為四個部份︰「衣食住行」、「滄海桑田」、「以事論事」、「軼事異聞」。
不講不知,以前上茶樓,真的只有一盅兩件,點心款式只有三種︰大包、蝦餃、燒賣,後期因為競爭大了,才有更多新款式,其中一樣最先推出的,就是粉果了。
另外,1970年,曾出現「中環地王」,因為置地以當時打破世界紀錄的高價、二億五千八百萬投得後來興建了「康樂大廈」的地皮,三年之後,樓高五十層的大廈建成,當時被譽為「東南亞最高建築物」。
香港曾下雪,是在1893年1月18日,是本港百多年來,歷史上最冷的一天,當年太平山頂及其他很多地方,都被白雪所籠罩著;而野味出生的一年的年尾,原來是香港最嚴寒的冬天,鼠尾B及B2出生的2009及2011年都很寒冷呀﹗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呢﹗
這本書就是談及這些有趣的資料,很有趣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