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比喻燔祭為韓牛或BBQ,而素祭為橄欖油茄黑松露天使麵包&pizza,很是有趣。對,前者是消除神對以色列人的怒氣,後者則是以表效忠。
看第一章,最吸引我注目的是「沒有殘疾」,把最好最好的獻上,但又沒有多餘的雜質,例如內臟,調味等等,我在想,這又代表什麼呢? 相信,在奉獻上、事奉上,我們獻上的往往有一些雜質,例如心裏總會想到︰
- 自我感覺良好,有事奉總好過沒有事奉
- 自我才幹表現 - 我懂得吹奏某樂器,我懂得翻譯等
- 究竟這樣是否合上帝的心意?
- 會眾是否會有所得著呢?
- 期望別人的稱讚 - 你彈琴很有節奏感啊
- 期望得著回報 - 我這樣奉獻、這樣事奉,或許上帝會額外的祝福我吧
原來以上的全是雜質,全都不重要,純粹獻上便好,上帝絕對只需獻上的人單純的心便可以。
「慢」是第二章牧師所提到的要旨,「慢活」近年來常被提起。我想,若真的可以慢慢地活,不急不燥,這真是很高的境界,也是當今香港人很重要學習的功課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