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在屯門營業、我們最喜愛的日本餐廳關門了。其實這店的食物水準實在不錯,價錢公道(起碼比起中環的同類餐廳較相宜),人流其實頗多的,在繁忙時段,往往要排隊好一會才可以入座。大家都不明白為何這店要關門,我們相信原因大多數是業主加租吧。真是可惜。
今時今日,大地產商賺錢有如吸血鬼。早陣子跟以往的鋼琴老師相聚,她與友人開設的琴行,經營得甚是困難,因為大地產商欺壓的手段真的厲害。原來今時今日在大商場,所有的商舖都是租的,不能買的。除了基本租金之外,小店還要交出帳目,若小店賺得多,租金便要提高,變成是地產商會分享你的利潤。他們甚至會派人監視你的小店,看看人流情況,以評估已交出的帳目是否準確;若客人們多是「只看不買」的,便更加慘情了。更離譜的是,這些商場常常會無端端裝修,說是要重新整合商場,然後便逼你搬舖,但卻不容許你選擇店舖的位置,那麼小店又要花一筆錢裝修、搬運、再宣傳等等。曾問老師,為何不搬到小一點的商場,便不用被這些大地產商操縱,她回答說因為學生們都習慣了在區內的市中心學樂器,搬到較不方便的地方,學生人數必會大受影響,所以便寧願捱貴租了。
難怪這麼多的大、小商店都要關門大吉,香港人的仇富之心天天擴大。其實若然小店搬走了,業主再找租客,需要1-2個月後才會可以收租,費時失事,豈非"lose-lose"﹖個人認為,政府若可以對這些大地產商的經營手法作出監管,便可以讓大家有一個"win-win"的營商環境,對整個社會、經濟豈非更有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